这些文物里看古人如何“打假”防伪
今天是打假“3·15”,在没有“3·15”的文物伪古代,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古人保护同样严格。在南京市博物总馆,何防就有不少文物展现了古人是打假如何“打假”防伪,保障商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文物伪。
打击“缺斤短两”自古以来就是古人大家关注的重点。《秦律十八种》记载,何防“为器同物者,打假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文物伪”“有买及买(卖)殴也,古人各婴其贾。何防小物不能各一钱者,打假勿婴。文物伪”秦统一六国后,古人将统一度量衡推行到全国,大家的买卖交换开始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要求单价一个小钱以上的物品都需标明价格。在南京市博物总馆就收藏有战国时代六枚一套的环形铜砝码。专家介绍,在古代砝码又被称为“铜环权”,它专为与天平配合使用而设计,说明当时已具备了十分精确的测量标准。
“商标”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是消费者购买选择的重要参考。中国古代的铜镜上就出现了各类“商标”。南京江宁区博物馆馆藏的“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铭文铜镜就是一个典型。这面铜镜六出葵花形,小圆钮,素缘。铭文中的“照子”即镜子。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名讳,改镜子为照子。这面铜镜说明是湖州当地“石家”出品。这种标有私家姓氏和店铺所在地的做法,不仅说明宋代湖州是生产铜镜的产地之一,也说明宋代铜镜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
《礼记》有云,“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一制度要求工匠在器物上刻写姓名、籍贯等信息,既体现工匠对质量的承诺,也便于官方对产品质量溯源追责。从秦代的青铜戈到南京的明城砖,这些都是古代器物上“物勒工名”的典型案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 [2025-08-31 14:12] 安徽省教育厅端出2021年“教育大餐”
- [2025-08-31 14:02] 新春来粤,共赴茶香人文之旅|请到广东乡村过大年
- [2025-08-31 13:57] 太空陈皮!新会陈皮随实践十九号卫星“上天”归来
- [2025-08-31 13:54] 陕西咸阳:扎实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
- [2025-08-31 13:44] 国家级展览!“山钢元素”亮了~
- [2025-08-31 13:20] 长春宽城:让校园里的每一餐都健康安全
- [2025-08-31 13:17] 广东两项!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拟入选名单公示
- [2025-08-31 13:02] 划重点!2025年广东“三农”任务单出炉
- [2025-08-31 13:00] 大调整!31省份GDP与房地产投资排名来了
- [2025-08-31 12:58] 清城区:全链条培育“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添智赋能
- [2025-08-31 12:54] 特供酒专项治理
- [2025-08-31 12:52]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举办首期消费者权益保护执法培训
- [2025-08-31 12:52] 国家级展览!“山钢元素”亮了~
- [2025-08-31 12:46] 2024年度广东新增16处省级重要湿地
- [2025-08-31 12:22] 辽宁:坚持开展食品安全攻坚行动 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2025-08-31 12:06] 服务逾49万人次 浙江绍兴全面推进民生药事服务站建设
- [2025-08-31 12:05] 2025年7月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销售快报一装载机
- [2025-08-31 11:44] 宠物过年记:寄养背后的爱与温暖
- [2025-08-31 11:34] 首批认购花落谁家?2025年“茂名荔枝定制活动”将在京启动
- [2025-08-31 11:33] 清城区:全链条培育“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添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