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方案出炉
“合肥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方案出炉,合肥语文、市普数学必修8分、通高英语必修6分、中新最低修满144学分才能高中毕业……
9月15日,课程合肥市教育局发布《合肥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试行)》,新教将积极探索市域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材改有效工作机制。
【积极探索】
“合肥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方案出炉
合肥市教育局发布《合肥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试行)》明确——
“将积极探索市域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革方有效工作机制。”合肥市教育局表示,案出这套方案不仅编制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学科课程实施计划,合肥确保必修课程、市普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学校扎实落地;还将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课程建设,通高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中新加快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利用。
同时,新教教育局也将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加强教研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教研专业支撑作用,组织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有效途径。并开发选课走班信息管理系统,规范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完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探索选课走班背景下的班级自主、合作管理有效途径,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学制和课时】
学校可根据教学需求开展“长短课时”相结合的探索
在学制和课时上,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等)11周。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在保证科目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调整课堂教学时长,开展长短课时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是否分学段安排课程,由学校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实际需求自主确定。
学生通过18课时的科目内容学习可获得1学分,科目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
【课程类别】
高中课程分三项: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选修为校本课程。”根据《方案》要求,这其中,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
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科目与学分】
语文、数学必修8分
按照施行《方案》,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比如,语文、数学的必修学分为8分;英语、思想政治为6分;历史、地理为6分等。
按照要求,所有学校必须开齐开足国家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分下限需要的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特长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劳动等课程,保障实验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得随意增减各科目学时总量。
“结合合肥市实际,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学生根据高校专业科目指引、兴趣爱好和毕业学分要求自主选择,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结合实际安排。”在科目安排上,试行《方案》也给出具体要求。
【毕业学分】
最低修满144学分才能高中毕业
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不少于42学分(其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以及选择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科目应修满上限学分;对于不选考的科目,鼓励学生结合兴趣爱好选修部分模块);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共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之外的课程不少于8学分。
- [2025-08-31 14:55] 安徽省教育厅发布重要名单
- [2025-08-31 14:53] 吉林镇赉:为消费者放心加油保驾护航
- [2025-08-31 14:51] 北京石景山召开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研讨会
- [2025-08-31 14:31] 福建漳州启动“药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 [2025-08-31 14:28] 聚焦智能与未来!茨坝矿机新产品推介交流会圆满举办!
- [2025-08-31 14:28] 北京通州:上半年对135件轻微违法案件不予处罚
- [2025-08-31 14:18] 广西柳州组建11支“八桂食安”食品安全志愿服务队
- [2025-08-31 14:06] 中山崖口的千亩稻田,如何以“硒”为贵?丨寻味“中山香农”②
- [2025-08-31 14:00] 【聚焦】辽宁省总工会赴沈阳地铁一二工区项目开展“双送”活动
- [2025-08-31 13:56] 海清协作:助力“清新山茶”走进湾区,再次亮相广州茶博会
- [2025-08-31 13:51] 吉林临江:专家组现场指导提升电动自行车监管业务技能
- [2025-08-31 13:42] 掀起人才回流潮!信宜新型城镇化建设按下“加速键”
- [2025-08-31 13:39] 点赞!安徽9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025-08-31 13:36] 共筑农业发展新梦想!湛江市麻章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圆满举办
- [2025-08-31 13:34] 全国技师学院将扩招20万人
- [2025-08-31 13:32] 名师助阵,30强选手广州集训
- [2025-08-31 13:24] 山东重工驰援京津冀暴雨灾区
- [2025-08-31 13:17] 全国技师学院将扩招20万人
- [2025-08-31 12:43] 一片小茶叶“链”动大产业,汕尾擦亮生态茶名片
- [2025-08-31 12:27] 海清协作:助力“清新山茶”走进湾区,再次亮相广州茶博会